改革,这一“中国合奏”中的强劲旋律,向来是全国两会的重头戏。今年全国两会的召开时间,时值统筹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时期,发展环境越是严峻复杂,越要凝聚深化改革的共识。如何健全国家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如何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如何防范与化解各类风险与矛盾?全面深化改革中呈现的治理议题,离不开全国两会代表委员的咨政建言、献计献策。
作为中国最高政治殿堂,全国两会不仅是代表委员参政议政的平台,更是激荡改革智慧的制度化渠道。回顾过往,代表委员们不少改革建言,不同程度为决策部门吸纳,为助力改革发挥了积极作用。若把每年两会代表委员的提案议案汇总起来,无异于一部最贴近中国改革和发展实际的历史书。这也难怪国际社会将全国两会作为第一时间捕捉中国改革信号的窗口,尤其是今年,全球经济遭遇新冠肺炎疫情阻击,复苏放缓,人们希望从中获得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发展方向的线索,也希望中国改革能探索出一些可供分享的新经验。
当前,我国疫情防控阻击战取得重大战略成果,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取得积极成效。与此同时,世界大变局加速深刻演变,全球动荡源和风险点增多,我国外部环境复杂严峻。值此之际,越要凝聚改革共识,越要坚定不移深化改革。两会会场聚焦着14亿人热切的目光,代表委员们只有秉持一贯的责任感,以脚踏实地、求真务实态度探讨改革,带动整个社会不断为改革注入不竭动力,为改革奠定民意基础,才能打赢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战。
危和机总是同生并存的,克服了危即是机。改革正是化危为机的关键一招,代表委员有责任帮助公众分清“势”与“形”的辩证关系,认清改革发展稳定的客观规律与具体矛盾,引导人们做好较长时间应对外部环境变化的思想准备和工作准备。越是发展环境复杂、任务繁重的时候,越蕴含着代表委员履职的生长点。围绕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如何把防风险、打基础、惠民生、利长远的改革有机统一起来;如何通过深化改革促进制度建设和治理效能更好转化融合,运用制度优势应对风险挑战冲击。这其中,方方面面的难题亟待代表委员们扎实研究、理性破解,拿出化大震为小震、积小胜为大胜的切实可行的办法。
从更宏观的层面来讲,目前,全面深化改革已由前期的夯基垒台、立柱架梁,中期的全面推进、积厚成势,进入到系统集成、协同高效的新阶段。改革成果显著,但改革任务落实还不平衡不到位,相关领域改革协同不足。代表委员们建言献策、谋划推进改革,需要把落实党中央要求、满足实践需要、符合基层期盼统一起来,把解决问题、务实管用、简便易行统一起来。只有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推进改革系统集成、协同高效,既从眼前的危机、眼前的困难中捕捉和创造机遇,又从前行的方向、未来的趋势中建设和革新制度,才能让全面深化改革一砖一瓦地堆砌、一步一个脚印向前,由此步步为营、不断深入。
中国发展犹如长江奔腾,尽管会出现一些回头浪,尽管会遇到很多险滩暗礁,但大江大河奔腾向前的势头是谁也阻挡不了的。发展出题目,改革做文章。发展的难点、民生的热点、舆论的焦点,都在呼唤代表委员为改革探路子、献智慧。为全面深化改革汇聚起同心奋斗的宝贵合力、激发逢山开路的前行动力,这正是人们对两会的深沉期待。
(人民网评论员 2020年05月13日09:20 来源:人民网-观点频道)
【相关阅读】
人民网评:把战“疫”精神转化成内生动力
人民网评:凝心聚力,高质量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